封面故事/烈火煉瓷亦煉人生 盧天發的三十年尋瓷之路
他常笑說自己「沒讀書」,早年只會講福州話,瓷器收藏家盧天發靠著30年自修,把中文閱讀與寫字一筆一畫補回來;更把對瓷器的執念,磨成鑑賞與研究的功夫。如今,面對500多件藏品,他能信手拈來、如數家珍地說出來歷與時代脈絡,彷彿每一件器物都是老友。
封面故事/30年「御瓷紋章」珍藏 世界日報文化藝廊亮相
旅美收藏家盧天發30年心血珍藏,將在11月14日至17日 於世界日報文化藝廊展出。這場名為《御瓷紋章—皇家瓷器收藏展》的展覽,精選百餘件從清代官窯到西方宮廷的珍稀瓷器,重現18世紀中西貿易與藝術交織的華麗篇章。
封面故事/御瓷紋章展 件件是精品
格蘭特粉彩魚盤
年代:清光緒年間(約 1879年)
此盤中央以粉彩手繪一色彩斑斕、栩栩如生的太陽魚,邊飾纏枝花卉、蝴蝶、蝙蝠,為典型晚清彩瓷風格。此件瓷盤被確認是美國第18任總統尤利西斯‧辛普森‧格蘭特於1879年卸任後訪問中國時,特意委託北洋大臣李鴻章訂製的專屬用瓷。格蘭特訂製的魚盤所呈現出的價值,不僅僅因為數量稀少,更重要的是它們背後那段歷史和故事,收藏因而更見珍貴。
